中新网12月5日电 “绿色金融与气候应对:中国银行业的角色与机遇”边会5日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行。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中国银行愿与各方积极携手,以金融力量助力实现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本次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新闻网主办,中国银行迪拜分行协办。
刘坚东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低碳转型的促进者,在助力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中国银行近年来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他分享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加强多边合作,坚持战略引领,筑牢绿色金融根基。推动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时代赋予金融业的共同责任与使命。近年来,中国银行对外强化国际交流,已签署或参加PRB、TCFD等10余个绿色和ESG相关倡议及机制,积极融入全球绿色治理;对内坚持绿色战略引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和政策体系,制定覆盖信用审批、绩效考核、风险缓释等13方面20余项配套措施,从战略层面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支持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绿色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为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银行业需持续创新多元化、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增强绿色金融适配性。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打造“中银绿色+”品牌,推出5大类数十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覆盖贷款、贸易金融、债券、消费、存款、综合化服务等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8万亿元人民币,位列彭博“全球绿色贷款”和“全球可持续挂钩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第一,绿色债券保持市场领先。
三是坚持底线思维,提高客户ESG风险防范与治理能力。气候变化背景下,金融机构应不断提升客户ESG风险管理水平,筑牢非传统金融风险防控屏障。以中行为例,已构建由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组成的“三道防线”。明确客户ESG风险管理职责,开展客户ESG风险评估,加强授信和投资全流程管理,已在90余个行业授信政策中加入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约束性要求。
四是激发内生动力,培育绿色金融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动力。中国银行积极搭建“十四五”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体系,预计到2025年将拥有绿色金融人才约1万人;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主题培训,已形成涵盖战略政策、金融产品与信息披露等8大主题的课程体系。同时,重视开展研究交流合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就是中国银行和阿联酋大学合作实现的一项研究成果。
刘坚东表示,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国际化大行,中国银行愿与各方积极携手,以金融力量助力实现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完) 【编辑:曹子健】
中新网香港12月5日电 (记者 戴小橦)今年,“村超”赛事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火爆话题,不光火出了乡村,还火到了香港。就在上个月,贵州“村超”回访香港,在香港大球场上,香港明星足球队与榕江村超联队上演了一场足球邀请赛。
曾在比赛中斩获“全场最佳球员”的香港艺人陈百祥近日接受中国新闻网“港澳会客厅”专访时表示,“村超”走红是天时地利人和,但踢球想赢还要靠永不躺平。
陈百祥表示,“村超”走红是天时地利人和,但踢球想赢还要靠永不躺平。
陈百祥表示,开赛前的15分钟,他以为香港明星足球队至少要输上四至五个球才有得踢,“他们很勇敢、很快,攻势很厉害。”结果没想到,对方一个乌龙球之后,士气大伤。这让香港明星足球队找到机会,最终以3:1的成绩抱走奖杯。
陈百祥提到,从1986年到现在,香港明星足球队的队员是每个星期都会一起练球的,除了明星,队里面还有将近一半是退休的职业球员。“公平一点,如果全部是像我、罗家英、谭咏麟、苗侨伟、黄日华去踢球,我们输10球都不止。”
陈百祥说,他们对于赢球并不意外,“不苦练足球,怎么赢。”他谈到和队员们的练球经历时直言,躺平是等死,“每个人都是一双手,一双脚。你学的东西是前人的经验,怎么成功是靠你自己发奋的,我每次都要赢。”
“‘叻’就是我的态度,我怎么能躺平,躺平怎么赢。”陈百祥感叹,成功不是人能够控制的,就如同“村超”走红,是天时地利人和。但一定要懂得努力“你不练球你就进不去球,要不断训练,有机会给你,球到你的脚下,你就当英雄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