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还是落实中方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都有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与繁荣
今年10月,我赴华参加了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非常清晰地概括了过去10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既展现了宏阔的历史视野,又极具前瞻性。
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强调中方愿同各方深化“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引发现场嘉宾的热烈反响。通过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发展民生项目、推动民间交往、促进文明对话等,共建“一带一路”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各国发展增添新动力。
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目前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清楚表明国际社会对这一倡议的支持。10年来,该倡议为在全球范围内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消除极端贫困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消除极端贫困,这已由中国的成功实践所证明。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先后创立,有助于提升全球经济治理的有效性,也有助于缓解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共建“一带一路”倡导的合作共赢精神有利于世界摆脱当前面临的冲突和危机,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繁荣的未来。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地区局势动荡不安,没有国家能在充斥着零和思维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成为真正赢家。人类要不断发展,就必须向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共同努力,这也正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努力方向。
如今,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全球南方国家正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遗憾的是,西方一些政客信奉丛林法则,认为中国对西方主导的单极世界秩序构成威胁,不断利用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歪曲抹黑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种做法源于他们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当代中国的无知。我希望通过在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开展的工作,让更多欧洲人明白共建“一带一路”在促进全球发展与合作方面的诸多益处。
近年来,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国际对话交流。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东西方文明开展更多交流对话,这是促进更深层次合作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还是落实中方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都有助于应对全球性挑战,让世界变得更加和平与繁荣。
(作者为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史蒂芬·布劳尔)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5日 03 版) 【编辑:叶攀】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李栋)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菜篮子”指数为116.43,环比下降2.13个点,同比下降10.27个点,其中蔬菜价格呈现季节性下降,居民“菜篮子”货足价稳。
今冬蔬菜格外便宜。据报道,11月份以来,多个省份蔬菜价格低迷,白菜、萝卜、菠菜等的价格降到了低谷。
在主要从事蔬菜、水果、粮油、肉类等食用农产品批发交易的上海江桥批发市场,前来采购的客商络绎不绝。“云南豆类,山东瓜菜类、茄果类蔬菜受降温供需变化影响,叠加近期产区收购价格有所上涨,市场跟进度不高,行情呈现倒挂。只有豇豆、玉米产区的货源价格短时间处在高位。”蔬菜批发商尹烨华介绍。
“11月以来冷空气活跃频繁,中东部地区气温波动较大,时常出现明显降温后的大幅升温。尽管整体气温相较11月初下降了一个台阶,但是白天日照相对充足,气温回升快有利于蔬菜的生长。”江桥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蔬菜长势较好,供应量持续稳定,反映在批发价格上,呈现长时间的低位波动走势也是情理之中,也大幅降低了市民的生活费用支出。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分析预警团队蔬菜首席分析师张晶表示,蔬菜价格季节性下行主要原因是今年秋季的天气较好,整体的气候条件适宜蔬菜生长,蔬菜单产增幅较大,尤其是大白菜,单产增幅20%左右。
张晶认为,后期,蔬菜市场供给将转入“南菜北运”阶段,跨区运输费用上涨,蔬菜的生产转入冬季模式,黄淮海与环渤海设施蔬菜逐步增加,随着设施生产成本的上升,预计后期菜价将逐步转入季节性上行。
据气象预报,本周我国大部地区再次迎来明显回温,长江沿线地区气温又会回到20℃上下,天气对蔬菜生长十分有利。“预计地产蔬菜短期内的上市量依旧会有保障,秋冬蔬菜供应衔接表现较为顺畅。”市场人士认为,接下来,“南菜北运”行情的季节性的上涨,还要看近阶段露天在田蔬菜的供应情况和后续气象的变化而定。 【编辑:叶攀】